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1:26 点击次数:141
图片
作者:子墨
人们总是珍惜未得到的,总会说人生需要诗与远方,其实,生活的诗情画意就在心里,看你是否能够让自己活出一点诗意。
譬如说,此刻,我正坐在一张旧书桌前,窗外是寻常的街市喧嚣声,隐隐约约,像隔着一层迷离的水雾。
而我的案头摊着一本读到一半的书,旁边是一杯早已凉透的茶。
这光景,实在是平淡得有些乏味了,似乎与“诗”这个字,隔着千山万水。
然而,就在我无意间抬眼的一刹那,目光落在那一杯凉茶上,茶杯透明。
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照进来,不偏不倚,正投在玻璃杯的沿上,发射出诗意的片段。
那光,经过清亮茶汤的折射,竟在摊开的书页上,投下了一小片颤巍巍的光影。
光影里,有茶汤的淡琥珀色,有杯壁弯曲的纹路,还在极细微地晃动,像一只沉睡的蝶儿微微起伏的翅膀。
就这么一小片光,静静地泊在铅字之间,却仿佛一下子让整个沉寂的房间都活了过来。
我忽然便不忍去动那杯子了,生怕惊扰了这只偶然栖息的“光之蝶”。
心中无端地便浮起一句旧诗来,是晚唐罗隐的句子:“得即高歌失即休,多愁多恨亦悠悠。”
这眼前的景致,不正是这般么?它不请自来,也无法强留,你看见了,心里便是满满的、静静的欢喜;你若忙于俗务,错过了,它也便悄无声息地散了,不会怨你半分。
这须臾的、看似无用的美,不正是诗么?
它不在远方的高山大川,却就在这杯盏之间,在这寻常的一刻,我心里的那点闲情,被轻轻触动,也被稳稳地接住了。
这般体验,想来许多人都是有的。只是我们总被一个念头骗了,以为诗定要配上些不凡的景致才好。
仿佛必得是“落霞与孤鹜齐飞”,才是王勃的诗;必得是“大漠孤烟直”,才是王维的诗。
却忘了,杜甫在颠沛流离中,看见“圆荷浮小叶,细麦落轻花”,那困顿的心里,也照样能生出纤细而温柔的诗意来。
那荷与麦,是何等寻常的农家景物,入了诗人的眼,进了诗人的心,便成了永恒的篇章。
诗,说到底,是一种观看世界的方式,是一种心境的映照。
心里若没有诗,纵然走遍天涯,看尽奇景,也不过是个匆忙的过客,拍下几张照片,带走的只是一身风尘。
心里若有诗,即便足不出户,也能从一方天井里看出云霞的变幻,从一声鸟鸣里听出山林的幽静。
它像是给眼睛戴上的一副特别的镜片,能从那混沌的、琐碎的日常里,分辨出光与影的韵律,捕捉到情与景的交融。
我又想起前几日一个微雨的日子。我撑着一柄黑色的旧伞,走在小城湿漉漉的青砖小路上。
两旁的行道树,叶子被雨水洗得绿意盎然,油亮亮的。
这司空见惯的风景,其实并没什么特别。
可当我走到巷子拐角,看见一户人家的矮墙上,探出一蓬不知名的藤蔓,那心形的叶子层层叠叠地挂着,每一片叶尖都悬着一颗晶莹的雨珠。
雨越来越细密,风一过,那些雨珠便簌簌地落下来,在墙根的积水洼里,点出无数个细小的圆圈,一圈套着一圈,生灭不定。
我竟站在那里,看了许久。那雨珠坠落的姿态,那水圈漾开的纹路,有一种说不出的、从容的节奏。
仿佛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,它不像音乐,却比音乐更静;它不像舞蹈,却比舞蹈更柔。
那一刻,周遭车马的喧嚣都远去了,世界里仿佛只剩下这面湿漉漉的墙,和这一蓬滴着珍珠的绿意。
这难道不是诗么?它没有题目,没有平仄,却比许多印在纸上的诗,更让我心动。
于是我便有些明白了。我们风尘仆仆地去寻找远方,或许并非是远方真有那么多诗,而是想借地理的疏远,来暂时抛开内心的负累,好让那颗被俗务缠裹的心,能重新变得敏感、空灵,能重新去感受、去发现。
真正的诗,其实从未远离,它一直就栖居在我们心里。
它是一份闲适,一种专注,是在平凡中看出不平凡的眼光,是在刹那间握住永恒的情怀。
若是能够让自己安静下来,去感悟人生的时候,你会发现,远方或许有更壮丽的诗篇,但心里的诗,却最贴心,最长久。
它像一盏灯,无须跋涉万里去借火,它的光,就来自你自己,在你心里,一直在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